Copyright © 2017   福建立元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 版权所有 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闽ICP备17032526号-1

官网手机版

在线留言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福州

联系方式

关注我们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建新花卉市场
基地地址: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桐南村  
热线电话:4001761661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电话:
18259018655(李女士)

邮箱:8039968@qq.com

分类

/ CLASSIFICATION

搜索
产品名称

樱花

产品描述

樱花

蔷薇科樱属植物

        樱花(学名:Cerasus sp.):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,在《中国植物志》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“东京樱花”,亦称“日本樱花”。樱花品种相当繁多,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,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,中国有50多种。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,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。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。

        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,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,主要在日本国生长。花每枝3到5朵,成伞状花序,花瓣先端缺刻,花色多为白色、粉红色。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,随季节变化,樱花花色幽香艳丽,常用于园林观赏。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,单瓣类能开花结果,复瓣类多半不结果。

        据文献资料考证,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,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。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。当时万国来朝,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,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樱花象征热烈、纯洁、高尚。被尊为日本国花。

 

植物学史

        樱花,起源于中国。据日本权威著作《樱大鉴》记载,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。溯其根源,汉唐故都今洛阳,樱花已栽培于宫廷皇族。 

        被人工栽培后,这一物种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、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。秦汉时期,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,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汉唐时期,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,至盛唐时期,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,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,烘托出一个盛世华夏的伟岸身影。当时万国来朝,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以及樱花的种植和鉴赏,樱花随着建筑、服饰、茶道、剑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了东瀛。

        在我国古代,樱花与樱桃是不分的。  唐·孟诜所著《食疗本草》,对樱桃的定义为:“此乃樱非桃也,虽非桃类,以其形肖桃,故曰樱桃”。也就是说,樱花并非桃花,但由于外形与桃花相似,故而人们又称之为“樱桃”。 

 

秦汉时期

据说,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,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。然而查阅当时的文献,并未发现任何相关记载,因此该说法并不成立。 

 

隋唐时期

        隋唐洛阳天街(定鼎门至端门)和端门街(应天门至端门)  ,大道两侧遍植樱花,是世界上最早的樱花大道。

        隋炀帝大业二年(606年),开创万国来朝,见于《隋书·卷十五·音乐下》:“及大业二年,突厥染干来朝……每岁正月,万国来朝,留至十五日,于端门外,建国门(唐改定鼎门)内,绵亘 八里,列为戏场。”

        大业三年(607年),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入朝,并将其带回了东瀛。 

        唐朝时樱花已出现在私家庭院。白居易《移山樱桃》:“亦知官舍非吾宅,且掘山樱满院栽,上佐近来多五考,少应四度见花开。”诗中明确说明诗人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植于庭院观赏。白居易居所在东都洛阳的履道坊内,故“山樱满院栽”的地点则为履道坊内白居易府第。

        此外,隋唐时期“瀍壑朱樱”景观更是被人们列入“洛阳八小景”之一。瀍河流经邙山,年久成壑,两岸遍植朱樱,万木回春之际,极目远眺,绿树丛中樱桃露出朱颜,绵延数里,十分壮观,故被称为“瀍壑朱樱”。由此可见,隋唐时期,人们已有赏樱习俗。 

 

两宋时期

        宋代成都郡丞何耕对垂枝早樱的主要特征描述得非常真实,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证据。他的《苦樱赋》中:“余承乏成都郡丞,官居舫斋之东,有樱树焉:本大实小,其熟猥多鲜红可爱。其苦不可食,虽鸟雀亦弃之”。这里他描述本实大小,而果苦不可食者决不是樱桃而必定是观赏樱花无疑。 

        南宋时期,王僧达有诗曰:“初樱动时艳,擅藻灼辉芳,缃叶未开蕾,红花已发光。”由诗可知,此樱是一株先花后叶的红色早花品种,幼叶浅黄色而花艳丽。 

明清时期

        明代李时珍著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本小实大,甘甜,味美可食”乃樱桃也。又根据他所说“达条扶疏而下”之句,则可断定这分明是一株垂枝早樱。 

        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:“三月雨声细,樱花疑杏花”。

        清吴其浚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记载:“冬海棠,生云南山中……冬初开红花,瓣长而圆,中有一缺,繁蕊中突出绿心一缕,与海棠、樱桃诸花皆不相类。春结红实长圆,大小如指,恒酸不可食。”这冬海棠即冬樱花,现在云南南部石屏、建水、元江等地还有很多,当地人至今仍称之为“冬海棠”。从多种文献材料中可知,中国古时已确有钟花樱、垂枝樱、冬海棠、山樱等多种樱花引种栽培。而日本栽种樱花才千余年历史,比中国要晚一千余年。 

        由于日本樱花过于出名,他们曾培育出冠绝世界的品种,所以樱花一定程度上指日本樱花,或具有日本特色的樱花品种。喜马拉雅的樱花传往日本后,在精心培育下不断增加品种,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。成为日本国花后,它更受关爱,也更受培养,出现观赏性更强的高等品种。

        然而,至今几种原生于喜马拉雅的樱花还在日本生长,如乔木樱、绯寒樱等。云南樱花与日本樱花同由原生腾冲、龙陵一带的苦樱桃演变而来,是一个变种,花由单瓣变重瓣,色由淡粉红色变深粉红色,这颜色与同为观赏度很高的日本樱花相区别,日本樱花的花多为淡粉红色。 

 

形态特征

       樱花是乔木,高4-16米,树皮灰色。小枝淡紫褐色,无毛,嫩枝绿色,被疏柔毛。冬芽卵圆形,无毛。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,长5-12厘米,宽2.5-7厘米,先端渐尖或骤尾尖,基部圆形,稀楔形,边有尖锐重锯齿,齿端渐尖,有小腺体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沿脉被稀疏柔毛,有侧脉7-10对;叶柄长1.3-1.5厘米,密被柔毛,顶端有1-2个腺体或有时无腺体;托叶披针形,有羽裂腺齿,被柔毛,早落。 

       花序伞形总状,总梗极短,有花3-4朵,先叶开放,花直径3-3.5厘米;总苞片褐色,椭圆卵形,长6-7毫米,宽4-5毫米,两面被疏柔毛;苞片褐色,匙状长圆形,长约5毫米,宽2-3毫米,边有腺体;花梗长2-2.5厘米,被短柔毛;萼筒管状,长7-8毫米,宽约3毫米,被疏柔毛;萼片三角状长卵形,长约5毫米,先端渐尖,边有腺齿;花瓣白色或粉红色,椭圆卵形,先端下凹,全缘二裂;雄蕊约32枚,短于花瓣;花柱基部有疏柔毛。

生长环境

       樱花为温带、亚热带树种,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,有一定抗寒能力。对土壤的要求不严,宜在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,但不耐盐碱土。根系较浅,忌积水低洼地。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,但对烟及风抗力弱,因此不宜种植有台风的沿海地带。 

分布范围

       樱属植物有百余种,分布北半球温和地带:亚洲、欧洲至北美洲,主要种类分布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鲜。中国洛阳、北京、西安、青岛、南京、南昌等城市均有庭园栽培。

未找到相应参数组,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
暂未实现,敬请期待
暂未实现,敬请期待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