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© 2017   福建立元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 版权所有 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闽ICP备17032526号-1

官网手机版

在线留言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福州

联系方式

关注我们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建新花卉市场
基地地址: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桐南村  
热线电话:4001761661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电话:
18259018655(李女士)

邮箱:8039968@qq.com

分类

/ CLASSIFICATION

搜索
产品名称

紫叶李

产品描述

紫叶李,别名:红叶李,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,高可达8米,原产亚洲西南部,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。叶常年紫红色,著名观叶树种,孤植群植皆宜,能衬托背景。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,在绿叶丛中,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,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 

 

形态特征

 

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8米;多分枝,枝条细长,开展,暗灰色,有时有棘刺;小枝暗红色,无毛;冬芽卵圆形,先端急尖,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,紫红色,有时鳞 片边缘有稀疏缘毛。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极稀椭圆状披针形,长(2)3-6厘米,宽2-3(2)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有圆钝锯 齿,有时混有重锯齿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中脉微下陷,下面颜色较淡,除沿中脉有柔毛或脉腋有髯毛外,其余部分无毛,中脉和侧脉均突起,侧脉5-8对;叶柄 长6-12毫米,通常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,无腺;托叶膜质,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有带腺细锯齿,早落。

 

花1朵,稀2朵;花梗长1-2.2厘米。无毛或微 被短柔毛;花直径2-2.5厘米;萼筒钟状,萼片长卵形,先端圆钝,边有疏浅锯齿,与萼片近等长,萼筒和萼片外面无毛,萼筒内面有疏生短柔毛;花瓣白色, 长圆形或匙形,边缘波状,基部楔形,着生在萼筒边缘;雄蕊25-30,花丝长短不等,紧密地排成不规则2轮,比花瓣稍短;雌蕊1,心皮被长柔毛,柱头盘 状,花柱比雄蕊稍长,基部被稀长柔毛。

 

核果近球形或椭圆形,长宽几相等,直径1-3厘米,黄色、红色或黑色,微被蜡粉,具有浅侧沟,粘核;核椭圆形或卵球 形,先端急尖,浅褐带白色,表面平滑或粗糙或有时呈蜂窝状,背缝具沟,腹缝有时扩大具2侧沟。花期4月,果期8月。  

 

生长习性

 

紫叶李喜阳光、温暖湿润气候,有一定的抗旱能力。对土壤适应性强,不耐干旱,较耐水湿,但在肥沃、深厚、排水良好的黏质中性、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,不耐碱。以沙砾土为好,粘质土亦能生长,根系较浅,萌生力较强。

 

 

分布区域

 

紫叶李原产新疆,生长于山坡林中或多石砾的坡地以及峡谷水边等处,海拔800-2000米。   中亚、天山、伊朗、小亚细亚、巴尔干半岛均有分布。  

原产亚洲西南部,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。

 

栽培技术

 

繁殖

 

扦插繁殖

1.插条准备:选择树龄3至4年,生长健壮的树作为母树。在深秋落叶后从母树上剪取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,也可结合整形修剪将剪下的粗壮、芽饱满,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枝条作为插条。将选出的插条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,按100至200支打捆,用湿沙埋入贮藏。

 

2.苗圃地选择和整地:苗圃地应选择排灌和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,土层要求为深厚、肥沃、疏松的沙壤土。整地前,每亩地均匀撒施1至1.5吨腐熟农家肥,并用50%多菌灵1500克或高锰酸钾兑水撒于土中,进行土壤杀菌消毒;再用4000克50%锌硫磷颗粒剂撒施杀灭地下害虫。然后深耕、细耙、整平土地,清除杂草废农膜等杂物,做畦。畦长根据圃地而定,畦宽1米;畦与畦之间留沟,沟宽0.3米,深0.2米。做好后稍加镇压,将畦面中耕耙平,准备扦插。

 

3.扦插时间: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。

 

4.扦插方法:扦插前,先将刚剪下的或贮藏在湿沙中的枝条,剪去细弱枝和失水干缩部分,然后自下而上,将长枝条剪成长10~12厘米,有3~5个芽的插穗。插穗下端近芽处剪成光滑斜面,以增加形成层与土壤的接触面,有利于生根。插穗上端距芽眼0.8~1厘米处剪齐成平面。插穗剪好后,应立即将其下端斜面浸入清水中浸泡15~20个小时,使插条充分吸足水。用50×10-6ABT6号生根粉按比例配成生根剂,蘸浸插穗以利生根。插穗斜面向下插入土中,株行距5×5厘米,上端的芽露出地面0.5~1厘米。扦插后立即放水洇灌,使插穗与土壤密接。待地面稍干后用双层地膜覆盖保墒,同时在畦面上搭1米高与畦面同宽的塑料小拱棚以利保温、御寒。

 

5.扦插苗管理:苗床有地膜和小拱棚的可保持长时间不必灌水,如地膜下土壤干燥,再沿畦沟洇灌一次水。最低温度降至零下5℃时,应在拱棚外加草帘防冻保温;最低气温升至0℃后,白天揭开草帘,夜晚四周围草帘;最低温度达到5℃以上时,白天应打开拱棚,适当放风,防高温灼伤幼苗。3月初,幼苗高3~5厘米时,白天揭开地膜通风练苗,随幼苗生长逐渐加大通风量。3月中下旬至4月初,注意保持苗床潮湿。4月中旬揭去棚膜,及时施肥、除草、浇水。

 

6.移植苗管理:4月下旬,选阴雨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后进行移植。起苗前,苗床灌足水,以利起苗减少伤根,根系又能多带泥土。现起苗现栽植,提高移植成活率。移植时株行距20厘米×30厘米。移植前每亩地施4至5吨腐熟农家肥和含量各15%的三元复合肥0.05吨,深耕细耙后移植。栽后浇足水,育苗地保持不干不过湿,并加强病虫草害防治。6月初,阴雨天前或土壤干旱灌溉前,每亩地撒施尿素0.025吨,以促进苗木生长。当年移植苗平均高度可达1.5米左右,地径1.5厘米。  

 

芽接法

 

砧木可用:桃、李、梅、杏、山桃、山杏、毛桃和紫叶李的实生苗,相比较而言,桃砧生长势旺,叶色紫绿,但怕涝;李做砧木较耐涝;杏、梅寿命较长,但也怕涝。在华北地区以杏、山桃和毛桃作砧木最为常用。

 

  嫁接的砧木一般选择两年生的苗,最好是专门做砧木培养的,嫁接前要先短截,只保留地表上5~7厘米的树桩,6月中下旬,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,接芽要饱满、壮实,无干尖和病虫害。用经过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位下2厘米处向上呈30°斜切入木质部,直至芽位上1厘米处,然后在芽位上1厘米处横切一刀,将接芽轻轻取下,再在砧木距地3厘米处,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“T”形切口,使接芽和砧木紧密结合,再用塑料带绑好即可。嫁接后,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,说明已经成活,25天左右就可以将塑料带拆除。 

 

高空压条法

 

①枝条的选择:枝条要选择树势较强,无病虫害的植株,枝条直径一般为1~2厘米,以2~4年生枝条为最好。

 

②压条操作:压条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,在压条上选择适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划两道刻痕,间距1.5厘米左右,然后对刻痕间的表皮进行环剥,环剥后立即套上塑料袋,并在下刻痕下部将塑料袋系死,然后将调好的沙壤土泥浆放入塑料袋,捏成球状,泥球要将环剥处包裹住,并使其处于泥球的中部,然后将塑料袋上口系死。

 

③后期治理:塑料袋封好后要经常进行检查,查看泥球是否干硬,假如土球柔软,说明包扎效果较好,土壤含水量较高。大约45天后伤口可以愈合并开始生根,秋末落叶后,将压条在泥球下部剪断,剪开塑料袋后进行移栽。假如干硬则说明塑料袋有漏气的地方,要立即用注射器注入水,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个塑料袋。  

 

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,树根扎根的深度,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,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,水分和养分。

 

紫叶李与 泓森槐混交林,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,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,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,改善立地条件,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。

 

移栽

修剪: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后,要把瘦弱、病虫、枯死、过密等枝条剪掉。

 

转盆:只要养护得法,它就会生长很快,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(约两到三年时间),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,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。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:菜园土:炉渣=3:1;或者园土:中粗河沙:锯末(茹渣)=4:1:2;或者水稻土、塘泥、腐叶土中的一种。

 

脱盆: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,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,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,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,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,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,右手拍打盆底,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,让植物脱出来。脱出来后,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,让多余的土壤脱落。

 

花盆准备: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,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,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,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。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,作为滤水层,厚约2~3公分。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,厚约1~3公分,肥料上再铺一薄层基质,厚约2公分,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,最后把植物放进去,填充营养土,离盆口约剩2~3公分即可。

 

 

病虫害

 

紫叶李常见植物病虫害有:双齿绿刺蛾 ,美国白蛾,舟形毛虫,红腹缢管蚜,褐带卷叶蛾,紫叶李细菌性穿孔病,苹褐卷蛾等。

 

形态特征

成虫  体长7~12毫米,翅展21~28毫米,头部、触角、下唇须褐色,头顶和胸背绿色,腹背苍黄色。前翅绿色,基斑和外缘带暗灰褐色,其边缘色泞,基斑在中室下缘呈角状外突,略呈五角形;外缘带较宽与外缘平行内弯,其内缘在cu2处向内突利呈一大齿,在m2上有一较小的齿突,故得名,这是本种与中国绿刺蛾区别的明显得征。后翅苍黄色。外缘略带灰褐色,臀色暗褐色,缘毛黄色。足密被鳞毛。雄触角栉齿状,雌丝状。 卵  长0.9~1.0毫米,宽0.6~0.7毫米,椭圆形扁平、光滑。初产乳白色,近孵化时淡黄色。幼虫  体长17毫米左右,蛞蝓型,头小,大部缩在前胸内,头顶有两上黑点,胸足退化,腹足小。体黄绿至粉绿色,背线天兰色,两侧有兰色线,亚背线宽杏黄色,各体节有4个枝刺丛,以后胸和第1、7腹节背面的一对较大且端部呈黑色,腹末有4个黑色绒球状毛丛。蛹   长10毫左右,椭圆形肥大,初乳白至淡黄色,渐变淡褐色,复眼黑色,羽化前胸背淡绿,前翅芽暗绿,外缘暗褐,触角、足和腹部黄褐色。茧  扁椭圆形,长11~13毫米,宽6.3~6.7毫米,钙质较硬,色多同寄主树皮色,一般为灰褐色至暗褐色。 

 

发生规律

在山西、陕西年生2代,以前蛹在树体上茧内越冬。山西太谷地区4月下旬开始化蛹,蛹期25天左右手,5月中旬开始羽化,越冬代成虫发生期5月中旬~6月下旬。成虫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对糖醋液无明显趋性。卵多产于叶背中部、主脉附近,块生,形状不规则,多为长圆形,每块有卵数十粒,单雌卵量百余粒。成虫寿命10天左右。卵期7~10天。第一代幼虫发生期8月上旬~9月上旬,第二代幼虫发生期8月中旬~10月下旬,10月上旬陆续老熟,爬到枝干上结茧越冬,以树干基部和粗大枝叉处较多,常数头至数十头群集在一起。

 

防治方法

防治应掌握好时机,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。幼虫群集时,摘除虫叶,人工捕杀幼虫。

 

成虫发生期,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。幼虫3龄前可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,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/mg的bt可湿性粉剂500-700倍液,20%除虫脲悬浮剂2500-3000倍液等。

幼虫大面积发生时,可喷施50%辛硫磷乳油1000-1500倍液,20%菊杀乳油1000-1500倍液进行防治。保护天敌,如刺蛾广肩小蜂、绒茧蜂、螳螂、蝽等。 

 

美国白蛾

形态特征

成虫 白色中型蛾子,体长13—15mm。复眼黑褐色,口器短而纤细;胸部背面密布白色,多数个体腹部白色,无斑点,少数个体腹部黄色,上有黑点。雄成虫触角黑色,栉齿状;翅展 23-34mm,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。雌成虫触角褐色,锯齿状;翅展33—44mm,前翅纯白色,后翅通常为纯白色。

卵 圆球形,直径约o.5mm,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,后变灰绿色,孵化前变灰褐色,有较强的光泽。卵单层排列成块,覆盖白色鳞毛。

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-35mm,头黑,具光泽。体黄绿色至灰黑色,背线、气门上线、气门下线浅黄色。背部毛瘤黑色,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,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。腹足外侧黑色。气门白色,椭圆形,具黑边。 根据幼虫的形态,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,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。三龄后,从体色,色斑,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。

蛹体长8—15mm,暗红褐色,腹部各节除节间外,布满凹陷刻点,臀刺8-17根,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,中凹陷。

 

发生规律

 

 美国白蛾在唐山等北方地区1年发生2代,以蛹结茧,在老树皮下、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。次年5月开始羽化,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,7月下旬至8月中旬;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,8月上旬至11月上旬。9月初开始陆续化蛹越冬。

 

 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,交尾后即产卵于叶背,卵单层排列成块状,一块卵有数百粒,多者可达千粒,卵期15天左右。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吐丝结网,开始吐丝缀叶1—3片,随着幼虫生长,食量增加,更多的新叶被包进网幕内,网幕也随之增大,最后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整个树冠。幼虫共7龄,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,把树叶蚕食一光后,转移危害。大龄幼虫可耐饥饿15天。这有利于幼虫随运输工具传播扩散。幼虫蚕食叶片,只留叶脉,使树木生长不良,甚至全株死亡。

 

防治方法

1、加强检疫。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严禁外运,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,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。

 

2、人工防治。在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后人工剪除网幕,并集中处理。如幼虫已分散,则在幼虫下树化蛹前采取树干绑草的方法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,定期定人集中处理。

 

3、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。在成虫发生期,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,将诱捕器挂设在林间,直接诱杀雄成虫,阻断害虫交尾,降低繁殖率,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。  欧美及日本学者于60年代末开始对该虫的性信息素生物学、化学结构鉴定、人工合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,我国在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晚(80年代),但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与应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 

 

4、利用生物和化学药剂喷药防治。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、早防治。在防治中,重点检查桑树、悬铃木、臭椿、榆树、金银木、桃树、白腊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,如果有幼虫危害,就要对所辖区域检查一遍,及时防治。药剂选用bt乳剂 400倍液、2.5%溴氰菊酯乳油 2500倍液。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、5%来福灵4000倍液喷药防治,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。

 

 5、生物防治。 周氏啮小蜂是新发现的物种,原产我国,却成为美国白蛾的天敌。(因幼虫在所出生的叶子上裹上了网,所以农药可能作用不大。) 

 

紫叶李细菌性穿孔病

 

症状

初发病时,叶片开始出现水渍状小褐点,然后逐步扩展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,病斑周边有浅黄色晕圈,最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落成孔状。

 

发生规律

致病细菌在枝梢病斑和病芽内越冬。第二年春季染病组织溢出病原细菌,借雨水、气流和昆虫传播侵染。病菌发育温度为5 ℃至35℃,最适宜温度在25℃左右,连续阴雨天或受蚜虫等昆虫危害严重时,易造成大面积流行。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发病,夏季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。 

 

防治方法

 

1.合理修剪,使植株通风透光;

2.注意防治蚜虫、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; 

3.加强水肥管理,种植穴内切忌积水,施肥要注意营养平衡,特别注意磷钾肥的施用; 

4.春季发芽前喷施5度石硫合剂或1∶1∶100等量式波尔多液,消灭菌源; 

5.发病初期喷施95%细菌灵或15%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每10天喷施一次,连喷3至4 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。 

 

园林价值

 

紫叶李整个生长季节都为紫红色,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。

未找到相应参数组,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
暂未实现,敬请期待
暂未实现,敬请期待
上一篇
下一篇